建站频道
    中国美术展览网 >>艺术评论 >> 博物馆 市场评论
    分享到:

    大英博物馆何以走向世界

      作者:正在核实中..2014-07-04 08:28:19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大凡了解麦格雷戈的人,没人会觉得他配不上这项荣誉,因为成为大英博物馆馆长十多年来,他带领这家规模庞大、国际知名度极高的博物馆,一步步前行,适应越来越扁平化的世界。

      博物馆成为文明的一部分

      虽然全世界每一家博物馆都在展示人类的历史,但大英博物馆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本身也是历史文明的一部分。这家博物馆建立于1753年,是全球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成立六年后正式对公众开放,因此2014年适逢大英博物馆开放255周年。

      在这样拥有纪念意义的年份里,身为大英博物馆馆长的麦格雷戈自然是喜气洋洋。远的不说,仅在2013年这家博物馆就共有670万人次参观,不但比2012年高出20%,也打破2008年600万人次的纪录。

      之所以会有如此多人涌进大英博物馆,是因为那里的藏品由跨越世界文化史的近千万件文物组成,从原始人类的石器到20世纪的版画,跨越了2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其中包括解开埃及文明钥匙的罗塞塔石碑、亚述王国的猎狮浮雕、中美洲阿兹泰克文明的绿松石双头蛇等,每件藏品都代表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时期。

      “二百多年前英国议会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馆的宗旨之一,是让世界上所有好学和好奇的人来到这,发现他们自己的历史,找回那些没有书面记载的历史佐证,让幸存下来的物品讲述故事。”麦格雷戈说。

      作为全球最有声誉的博物馆,起初大英博物馆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开放。按照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解释,这种做法是基于启蒙思想,也就是说,尽管人类文化间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彼此交流,它们是可以互相了解的。

      但是,如果追根溯源,大英博物馆里面那些琳琅满目的藏品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来源算不上光彩。因为博物馆的建立正赶上英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正是其在全球扩张的时候。英国人借着坚船利炮纵横七海,从全世界掠夺无数的历史精品,运到大英博物馆来。

      怎样应对经费短缺

      对博物馆等机构而言,英国政府多年来一直扮演着“财神爷”的角色。2008年的金融危机结束了这段好时光。政府的财政年度预算案里,博物馆、画廊和历史遗产等文化方面的支出在总体预算中所占的比例约为1%,比往年有所下降。政府为了削减公共开支,狠狠一刀砍到博物馆的头上。

      金融危机把博物馆“饭来张口”的日子变成了明日黄花,馆长们不得不另想办法。目前商业经营性收入在英国各个博物馆收入中所占比例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当然,英国博物馆并不会把房子租出去搞什么楼堂馆所,顶多是尽量挣点不带烟火味的“文化钱”。

      博物馆的经营性活动慢慢成为获取运营资金的最有效渠道。在免费开放的形式下,英国博物馆的经营性活动中,以博物馆的文化产品经营和临时展览的门票收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前者如博物馆开发的各类纪念品,在每个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里,从几十便士的活页纸、明信片到上千英镑的文物仿制品陈列得琳琅满目。

      博物馆也没忘记零敲碎打的小钱来源。大多数博物馆提供餐饮服务,门口摆着好几个捐助箱。博物馆免票,但摆个箱子让愿者上钩是很重要的一环。从箱子上的标示也能看得出博物馆国际化的一面,用了好几种语言劝人慷慨解囊,而且不管是英镑、美元、欧元还是日元、人民币,统统来者不拒。不管怎么说,这些遍布全球的币种,起码也反映了博物馆走向世界的步伐。

      新出路:国际化与特展

      博物馆走向世界,并不仅仅是摆着捐款箱的入口这一条路,网络也是捷径。2013年大英博物馆网站的使用流量增加了47%,达到1950万次访问。对此,麦格雷戈颇为自豪,他说:“在博物馆展览,在全国、国际上借出及巡回展览,在大屏幕上和在网上观看,显示这个确实充满活力的收藏是属于全球公民的,也为他们所用。”

      当日但凡有机会都想走到橱窗前,一睹文物的真容,也就是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大英博物馆连续多年成为英国最热门的旅游景点—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名叫大英博物馆,但蜂拥而至的人中没有几个是来看英国文物的,他们都是想到这个文明的殿堂来认识世界。

      总体而言,英国的各个博物馆很好地发挥了认知窗口的作用。英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五强都被博物馆包揽。英国旅游局的统计显示,2013年海外游客来英国旅行的次数超过3000万人次,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行程都包括造访博物馆和画廊等英国文化机构。英格兰旅游局的执行总监桑蒂·道说:“我们拥有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这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由于有庞大的参观人数作保证,英国的博物馆也经常策划一些专题性的特展。这些特展一方面可获得社会赞助,另一方面可靠出售门票取得收入。比如,大英博物馆这两年陆续举办过“埃及亡灵书”、“阿富汗文物”、“印度之夏”、“庞贝古城”等特展,均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其中,“庞贝古城”在6个月的展期中卖出了47.1万张票,成为大英博物馆历史上第三大最受欢迎的展览。最受欢迎展览的头两位分别是1972年吸引了160万参观人次的“图坦卡门”,以及2007年吸引了85万人次参观的“中国兵马俑”。

      责任编辑:汲平
        相关标签>>艺术评论 博物馆 市场评论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美术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美术家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内容
      直寻妙悟,性显“空”山——李有杰“活山”系列艺术评述 画家王英明|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专题报道
      油画家王洋|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专题报道 评选名家名作——著名画家苑贺斌
      评选名家名作——著名画家徐春平 评选名家名作——著名画家唐策力
      青年艺术家陈璐《园趣》个人作品展于韩国首尔举办 2024【艺术中国·福龙迎春】——画家张宁宁作品鉴赏
      2024【艺术中国·福龙迎春】——画家蒋洪亮作品鉴赏 2024【艺术中国·福龙迎春】——画家屠维能作品鉴赏
      正在展览

      群老入花丛(第...

      张东林密体山水...

        “心-径”天成-刘胜利釉彩艺术展
        当代中国实力派艺术名家七人联展
        “象外求象”梁耀水墨人物展
        “记录时代是我的追求”翁乃强捐赠作品展
        “蝶舞飞扬”全国少儿美术作品联展
        “琥珀”沈晔作品展
        “八方 •伊人”孟昌明作品展
      展览评论
      活色生香深处的清欢与慈悲——写在《慢慢生活》李津作品展前
      彩墨洞庭 美丽兰溪|百名画家画兰溪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融合:石向东雕塑艺术作品个展”预告
      神山圣水——刘春明山水画作品展
      【收藏快讯】2022精选报道:著名画家师恩钊新作展
      《笔墨承道 大土三阳中国画精品展》即将在广州艺时代美术馆举行
      展览预告 | 应化山川——周逢俊、周扬波山水画写生作品展
      湘乡百幅“牛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画家王志坚
      庆祝建党100周年│王树忠中国画艺术作品展
      著名画家童建明(银生)新水墨人物精品展
      “与新中国同行·灵韵华彩·中国当代名家高志华美术作品展”开幕啦!
      区域展讯
         北京    上海
         安徽    辽宁
         福建    重庆
         甘肃    宁夏
         广东    青海
         广西    山东
         内蒙古    山西
         海南    陕西
         河北    四川
         河南    天津
         浙江    西藏
         湖北    新疆
         黑龙江    云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湖南
         贵州    香港
         澳门    台湾
         国外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 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2.252(s)   2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