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展览频道 >> 美术展讯 >> 香港 锦艺舫
      分享到:

      家:张逸斌

          (1/5)家:张逸斌

          (2/5)《Electric Dreams》年代:2018

          (3/5) 《Here Be Dragons II》年代:2018

          (4/5)《Blink of an Eye (Study) Portrait》年代:2018

          (5/5)《Vanishing Point》年代:2018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家:张逸斌
          展览时间:2018/11/16~2019/01/11
          展览地点:[香港]-香港 九龙观塘 观塘道334至336号2楼205至208室-(锦艺舫)
          主办单位:锦艺舫
          参展艺术家:张逸斌

        锦艺舫荣誉呈献现居伦敦的香港藉艺术家张逸斌(Gordon Cheung)于香港举办的首个个展 -《家》。张逸斌的父母生于香港,后来移民至伦敦,张于伦敦出生和长大。本展览命名为《家》,寓意艺术家回到他的其中一个「家」展出一系列新作,当中包括混合媒介绘画和中式窗栅装置。这次展览中,张探讨并批判全球化资本主意和其权力机制对于身分认知、国家版图和归属感的影响。

        「家」意指一个人身为家庭的一份子所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意味着一个离家的人本能的归心。艺术家张逸斌拥有中英两地文化背景,经历了1997年殖民地香港从英国统治回归中国的历史时刻。他的双重身分促使他思索「家」的意义和「征服」的叙事方式:我们身处于资讯发达而社会制度快速变迁的时代,对于「家」的理解有否改变?社会以「文明」和「发展」为名所拆毁的房屋和家园又如何赎回?

        香港一向以其新旧并存的独特建筑和街景闻名。这个密集的现代城市由不断堆叠的历史、人性和文化原素交织而成,当中的人们不断为身处的反馈环下定义,却又同时不自觉地被它影响而成为这反馈环的产物。张笔下的风景绘画探讨的正是香港这城市的变迁。作品描绘了香港和深圳两个邻市之间日趋模糊的边界,以及这带来的身分认知和矛盾。通过作品,张探索了人们意识中永恒的问题:为谁、为何、为什麽而活?

        张逸斌的作品围绕着历史的演变和虚幻的文明两个主题,描述了我们身处于高科技时代所面对的不断变化,从而逐渐改变着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

        张为这次展览创作了全新的一系列中式窗栅装置,悬挂于展厅不同角落。作品以艺术家常用的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剪报和竹竿为材料,并参照传统中国房子的窗栅设计而成。当然,这些老房子连同这些窗栅设计已经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被拆掉而于现代社会不再复见。在展览中,它们成了资本共产主意的诞生的隐喻。

        从窗栅的空隙中可窥见艺术家的静物花卉绘画。作品中的花于虚幻明亮的灯光下盛放,半立体地从画布伸延出来,花瓶富丽堂皇。这系列作品以370多年前的荷兰黄金时代静物绘画为灵感,象徵着现代资本主义的诞生。当年的「鬱金香狂热」成为了世界首宗经济泡沫事件。张的作品影射了荷兰当年如何盲目追求权力和财富,选择只表扬富裕的一面而忽略了其背后的侵略、奴役和军事贸易路线等黑暗面。花瓶下的抽象形状实为南中国海岛屿的外形,由沙和颜料组成。艺术家特别选取「沙」为材,暗示了填海、属地主义和文明发展等概念。画中巨大的花瓶和气势汹汹的花朵座落于风吹便散的沙岛上,艺术家通过这意象提醒世人权力和佔领大多时都是昙花一现。

        张逸斌的香港首个个展《家》意味著艺术家回到一个他认为是「家」却又陌生的地方 - 它的陌生来自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变迁。通过他那虚实交错的静物花卉绘画、风景绘画和窗栅装置,张于作品中探讨个人和群体面对变迁、掠夺、争权和资本主义时所经历的矛盾,提醒我们寻家的意义。

        《家》将于2018年11月16日至2019年1月11日于锦艺舫展出。

        1. 正在展览
        2. 即将开幕
        3. 已经结束
        名人堂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 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4(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3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