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展览频道 >> 美术展讯 >> 北京 悦·美术馆
      分享到:

      和其光同其尘——岳艳娜个展

          (1/5)和其光同其尘——岳艳娜个展

          (2/5)《洞·生长的影子6H》 岳艳娜 12x15x26cm 2009年 大地之洞、泥、综合材料

          (3/5)《红色平行线》 岳艳娜 尺寸可变 2017年 光

          (4/5)《空》 岳艳娜 尺寸可变 2017-2018年 综合材料、机器

          (5/5)《人文诞生》 岳艳娜 尺寸可变 2015年 展墙、投影、感应器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和其光同其尘——岳艳娜个展
          展览时间:2018/07/25~2018/07/29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2号路798艺术区797路B06-(悦·美术馆)
          主办单位:悦·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岳艳娜

        2018年7月25日—29日,“和其光同其尘——岳艳娜个展”将在北京798悦·美术馆隆重举行,此次个展由悦·美术馆主办,纽约TimeArts时代艺术协办,特邀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著名艺术家隋建国作为学术主持,知名策展人李蕊策划,将展出青年艺术家岳艳娜近来的从光、物、影三个方向同时进行又相互交织着去研究创作的极具观念性的雕塑装置作品。

        天地初始,万物方生,自然造物。灵感源于自然和生活,然而在艺术家岳艳娜眼中这一“自然”已非单纯的大自然,对她而言,“自然”更多的是境界与实践方法。从2009年,她已然开始尝试与“自然一体化”的感知行为的雕塑装置创作,自然的光、物、影在她的手中呈现出一种人性魔力和哲学之辩。那些“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无相万象,无形无名的终极的存在本体,建构在她的“思我所思,悟我所见”之上,也体现了她所理解的道家、佛家虚空哲学体系。她强调自身的主观性,从常态的世界去寻找那些非常态的世界,参和自然的光景,互同自然的尘象,探索未知的另一个空间,体现了形上性与实存性统一的辩证性,把客观的自然界和具有主观思维意识的人紧紧地连为一体,表现了自然事物的相互变化与生成。由此,与生命的紧密相联使形上性与实存性相互依托,完美合一,这种合一也是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过程。而她从雕塑本体语言、材料、时间、空间、重力等方面去思考、探索、挖掘的独特创作途径,不经意间创造出令人为之赞叹的艺术体验,它们把人带入无言的精神境界,极富想象。而她通过一系列作品引起我们思考和探究,那光、物、影的“自然”未知之处又将是什么?

        《圣经·旧约》开篇即写道:“神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歌德曾说:“光源越亮,影子就越深。”同样在艺术史中,光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著名当代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我将光当作一种材料,但是感知才是我的媒介。”纵观艺术家岳艳娜从最初的实验性作品开始,她就通过把动态元素融入艺术的方式所呈现的视觉模式,成为日常生活创作的一部分。对光、物、影的研究最初是从2009年对洞负空间的探索开始,在观察和探索大地上的洞空间时,发现了照射在洞口的阳光和洞内的影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因此她试图从早上到傍晚去追逐太阳光和洞的影子,将每次变化的影子用泥巴填满,实体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落山,影子越长越大,洞的空间越来越小,最后影子吞没了整个洞的空间。如作品《洞-生长的影子6H》。2010年她又赋予了影子形象和粘性,让它与物一起组成了作品《十字架》。

        同时,她还试图建立了一种新的艺术与自然空间的关系:“阴影追光”,在实体的空间里来探讨物质的时空占有,以及物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关系,一个为了让光找到物体原来的阴影部分的理性浪漫主义情怀。《翻滚的影子》、《追光之影》等作品完美的演绎了艺术家“阴影追光”理论,长方体木块不断翻转,木块投射的阴影被填充,木块进行翻转又产生新的影子,再填充,再翻转,再填充,如此反复循环下去……艺术家用动态方式的行动化,把物体不断的翻转,同时又对不断翻转而变化的阴影这一虚无部分,不断地进行物质填充,通过改变使物体逐渐变大,以致可以变的无限大,直到物体变到填满所在空间的体积,被迫停止翻转。最终艺术家通过雕塑语言,展现了时间,空间、形体之间关系的变化,在表现方式上,从而真正的实现了物体不断的通过影追光的方式,对周围空间的占有,而不是通常意义上单纯个体立体式的呈现。而艺术家这一人为式的身体力行是对精神与虚无的深入探讨,一如她在对真实的现行世界的运动方式提出了人生质疑,在这一不断的填充与碰撞中,表现了人类试图征服自然的原生力,又被自然征服的悖论。

        在近两年里,艺术家岳艳娜还在作品中结合了科技的手段,比如2017年《空》的作品,将云朵塑造成“空”字,从白色的盒子里不断飘出,飞向空中慢慢消失,作品持续产生“空”的云朵的过程,是不断地对“空”的自然形态和它被东西方所赋予的宗教寓意及文学语境中概念化的深刻思考,同时艺术化手法将自然景观进行人工塑造。这种对虚无、心灵、人生归宿、轮回等非自然化的感悟和阐释,实际也隐含了艺术家对正在经历一个极度不确定性的年代的一种焦虑与不安全感,看似空无的一切,却是狂热而又深埋在时刻需维持理性刻度的人生热情,而对当下社会种种现状的反思,使她变成了他者,她把一切主动权交给自然、交给科技,让自然表达自己,而不是给它强加任何艺术家的主观感情的理性创作,她用更少的语言来激发观者更多精神上的体验和形而上的思考,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以及现实生活的力量。

        1. 正在展览
        2. 即将开幕
        3. 已经结束
        名人堂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 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8(s)   11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