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展览频道 >> 美术展讯 >> 北京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分享到:

      寒夜

        寒夜
          展览名称:寒夜
          展览时间:2017/09/15~2017/12/17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4号路-(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陈轴、刘诗园、娜布其、李然

        展览地点:UCCA中展厅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于2017年9月15日至12月17日在中展厅呈现群展“寒夜”。展览由申舶良&戴章伦策划,呈现四位艺术家——陈轴、刘诗园、娜布其、李然——受委任创作的新作品。展览“寒夜”源自中国现代作家巴金1947出版的同名小说,试图从“创作|扮演”这样一种全新的创作与展览工作模式进入,开启展览空间与文本空间的对话。

        巴金的小说以1940年代的重庆为背景,描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伴随家国的危难与人际情感的裂变而崩塌的过程。四位主人公——文宣、树生、母亲、奉光,分别代表着彼时动荡不安的中国社会中某一特定阶层,同时又都深陷于由血缘关系、情感关系与经济关系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中。文宣与妻子树生都是大学毕业生,年轻时都曾满怀热忱想投入教育事业;然而,毕业后来到重庆,文宣在一家破败的图书公司做校对员,妻子树生则担任大川银行职员,两人关系日渐纠结疏离。如果说文宣(艺术家:陈轴)代表传统的理想主义知识分子,在离乱的年代艰难求生,无法在新的社会结构中进行自我价值的认定,树生(艺术家:刘诗园)则代表一种突破的张力,也代表1940年代中国社会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丈夫的爱与怜悯或是对情人若即若离的相随都无法阻挡她冲破黑暗,寻求温暖与自由的渴望。相反,文宣的母亲(艺术家:娜布其)代表紧紧粘着于传统的怀旧与自持。她与儿子一家一起生活,深爱儿子,默然地用自己的劳作扶持这个家,却怨恨儿媳树生,厌恶她不得体的生活做派。而她最深的厌恶来源于她知道,自己的儿子与这个家无法留住树生。奉光(艺术家:李然)是树生所在银行的主任,也是她的情人。年轻、健康、富有、多情、现代的奉光对文宣一家是异样而充满威胁的外部力量。他明亮的世界是那个黑暗中的家庭无法企及的。时局越是艰难,奉光对树生的吸引力就越大。奉光是文宣一家的对立面,是在那座阴冷窒息的城市里,树生唯一能感到温暖与希望的光。

        巴金的叙事构成了整个展览的叙事基础。策展人邀请四位艺术家在阅读小说之后,以创作的方式来扮演小说中的四个主要人物。艺术家进入各自扮演人物的处境,在创作阶段持续沟通,在角色关系中彼此回应,结成一个以小说文本为基础的创作共同体。作品之间是相互呼应、彼此依存的共在:《蓝洞》(陈轴,2017)、《最好的时刻还未到来》(刘诗园,2017)和《拔摩岛的夜》(李然,2017)三件录像作品通过主题、叙事线索、视觉元素上的相互回应而形成对话;《下过雨的傍晚…倾斜的阳光…大小不一的光斑……退去,……被冲刷…蜿蜒延伸……终点,尖利的汽车鸣笛声…消失了》(娜布其,2017)则与三件录像作品在空间营造层面相互呼应、渗透。展览既是处于角色关系中的艺术家对小说文本的回应,又是艺术家对于自身现实处境的回应,两种回应的交织缠绕在展览中构筑出一个全新的文本空间。


        关于展览

        “寒夜”由申舶良和戴章伦策划,由GENELEC(真力)提供独家音响设备赞助。

        展览“寒夜”延伸出公共项目“寒夜”对谈系列,包括:策展人申舶良&戴章伦与四位艺术家共同展开的关于展览背后策展理念、策展工作模式的讨论;艺术家刘诗园与嘉宾一起,结合自己的作品放映,探讨其艺术创作历程的对话;两位策展人与嘉宾一起对“展览作为文体”相关问题的探讨。


        关于策展人


        申舶良

        申舶良是一位策展人、写作者。他于2010至2013年间任《Artinfo艺讯中国》资深编辑、记者。2011年参加光州双年展国际策展人课程,2016年毕业于纽约大学博物馆学系,获硕士学位。2012年任第9届上海双年展“艺术写作/媒体工作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2)项目召集人,曾在韩国光州美术馆(光州,2011)、OCAT深圳馆(深圳,2014)、纽约inCube Arts(纽约,2016)等艺术机构策划展览项目。文章见于《Artinfo艺讯中国》《外滩画报》《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LEAP》《Flash Art》等。


        戴章伦

        戴章伦是一位策展人、写作者。她曾任广东美术馆研究部策展助理,期间参与第3届广州三年展“与后殖民说再见”(广州,2008)。她也曾于2009年任《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资深编辑。2012年任第9届上海双年展“艺术写作/媒体工作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2)项目召集人。在2014至2016年旅居纽约期间,曾在纽约的艺术机构inCube Arts策划展览“Son: Signal of Authority”(纽约,2016)。文章见于《Artforum艺术论坛》《Artinfo艺讯中国》《艺术与设计》等。


        关于艺术家


        陈轴

        陈轴1987年生于浙江,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微博)数码媒体艺术系,获学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其首部电影作品《模仿生活》获2017年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新视野奖”,并入选第61届BFI伦敦电影节、第9届DMZ韩国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第10届CNEX国际纪录片影展。其个展如:“考夫曼”(艾可画廊,上海,2014);“I’m not not not Chen Zhou”(魔金石空间,北京,2013);“讨论”(站台中国,北京,2009)。其群展如:“我们之后”(K11艺术中心,上海,2017);“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180种视角——未完成的国度:来自中国的新影像”(休斯敦当代美术馆,休斯顿,2013)、ASVOFF6电影节(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2013);“中国移动影像:1998-2011”(路吉·佩吉当代艺术中心,普拉托,2012)、“中国影像艺术”(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马德里,2011)。陈轴也是北京今日美术馆和马爹利艺术基金共同推出的2012年“关注未来艺术英才”的最终入围者之一。


        刘诗园

        刘诗园1985年生于北京,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艺术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摄影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及哥本哈根。刘诗园的艺术实践涉及多个领域,呈现出一种不受地域性限制的视觉语言。曾举办个展:“像泥巴一样简单”(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15)。其群展如:“。COM.CN”(K11艺术基金会;MOMA PS1,香港,2016);2016银川双年展(银川当代美术馆,银川,2016);“她们”(龙美术馆,上海,2016);“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2016);“TUTORIALS:来自中国的移动影像与使用说明”(皮诺·帕斯卡利基金会博物馆,波利尼亚诺,2016);“本土”(路易维登基金会艺术中心,巴黎,2016)。刘诗园将于2018年2月在纽约Tanya Bonakdar画廊举行她在美国的首个个展。


        娜布其

        娜布其1984年出生于内蒙古,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其作品从对物体的关注开始,延伸至探讨物体和身体的关系以及人在不同空间、环境中的不同感知。她的“物体系列”关注物体的独立性本身,与身体相互影响、形成对照;“空间外的风景”系列则通过将两种不同空间——现实的和想象的空间——并置,去探索身体对不同空间的感知之间的区别。她近期的创作尝试将单件雕塑进行组合,构成在空间中的片段式场景,同时将这种思考延伸至更大的范围,试图探讨公共空间中人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等。近期参与展览:“缺失的段落”(贝尔登博物馆,海牙,2017);“球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7);第11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6);第11届光州双年展(光州,2016)等。曾入围2016年“华宇青年奖”。


        李然

        李然1986年生于湖北,200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其近期个展:“还是这群人”(艾可画廊,上海,2016);“再次投影——一个或多个角色”(OCT当代艺术中心西安馆,西安,2015)。其主要群展:“泥土与石头,灵魂与歌谣” (Para Site艺术空间,香港,2017);“未来世代艺术奖”展(平丘克艺术中心,基辅;Contarini Polignac宫殿,威尼斯,2017);“艺术家影像放映厅:李然”(伦敦当代艺术机构,伦敦,2015);蒙特利尔双年展:“期待”(蒙特利尔,2014);动态影像双年展(日内瓦当代艺术中心,日内瓦,2014);“第4届莫斯国际新艺术双年展:梦幻时代”(莫斯科博物馆,莫斯科,2014);“前西:文献,星群,前景”(世界文化宫,柏林,2013);“第9届光州双年展:圆桌”(光州,2012);第7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世界”(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馆,深圳,2012)。他曾入围在乌克兰基辅举办的“未来世代艺术奖”,并在第4届莫斯科国际青年艺术双年展上获得最佳艺术家奖。


        1. 正在展览
        2. 即将开幕
        3. 已经结束
        名人堂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 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0(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3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