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展览频道 >> 美术展讯 >> 上海 喜玛空间
      分享到:

      管窥蠡测:管策作品

        管窥蠡测:管策作品
          展览名称:管窥蠡测:管策作品
          展览时间:2017/07/24~2017/09/04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浦东新区樱花路869号证大喜玛拉雅中心6楼-(喜玛空间)
          主办单位:喜玛空间 协办:上海证大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喜玛拉雅文化艺术基金会
          参展艺术家:管策

        艺术总监:沈其斌

        展览总监:马真正

        执行策划:宋新新


        管策:同情的记忆

        徐钢


        说来很奇妙,有的时候,一个人的一辈子的性格甚至命运都跟这个人的名字有关。管策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巧妙地从“管窥蠡测”中抽出两字,再将同音字“测”改为“策”,从而改变了原先的有点负面的意思而保留了文气和古意,管策的这个名字起得有学问。原先的负面意思,是嘲讽片面看待问题的做法,从竹管中观天,用水瓢量海。有趣的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反而证实了这种“片面”的先见之明:我们的确在用望远镜观天,用小瓢海水来测量海水的各种变化。当然,最早这个成语跟神秘的术士东方朔有关,更是为现代的语意的变化带来了奇妙的一面。管策,用他大半辈子的生涯证明用一个小的事物推断大的变化的可能性,以他特有的“同情的记忆”来串联起传统和现代、抽象和具象。

        1957年生于南京,管策在文革中跟随下放的父母来到苏北淮安,度过不安、闭塞的青春期后考上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成为77级的一员。这是一个传统悠久的美术系科,徐悲鸿做过系主任,傅抱石做过教授,一向强调中西方结合的严格但是开放式的训练。在大学里,管策从油画到水墨,样样精通,大学毕业后,却不满足于简单的中西结合的理念,而一头扎进85新潮的先锋艺术中去。他以“红色旅”为名,组织各种他自己和朋友们的先锋作品展览,在南京乃至全国都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发展。最早的一批当代艺术家,比如张晓刚和其他川军代表,都陆陆续续搬至北京,做起了职业艺术家,而管策却选择留在当代艺术氛围相对薄弱的南京。从毕业分配到晓庄师范,管策几十年如一日教书为乐。

        长期在非顶尖的美术系科教书,让管策发展出跟同辈艺术家不同的对艺术的理解。首先他必须要有一种对话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想象力,才能够跟晓庄师范的学生充分交流。其次,他在观念上必须特别有特别之处,才能不让学生人云亦云,在传统的美术训练中浪费生命。而且,他必须要让他自己的作品容易接近、不能过于地先锋和激进。恰恰是这些艺术上的独特理解,将他和大部分的当代艺术家区分开来。他也许经常不是最“潮流”的,但他一定是最有长性、最持久的。

        管策的艺术理念的核心是他对于记忆的理解。他将他的一个系列命名为“冷记忆”,有他的原因: “记忆通常是对于曾经有过的经历与感受的重新唤起,对个体而言这意味着一种阅历和人生资本。而之所以用‘冷记忆’,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对历史的关注。这样的关注并非个人之经历,而是以相应的情怀对久远时间的理性阅读,并以感性的方式对应这一久远存在的过去。因此,它必须是理性的一种‘冷’的思考。它既残缺又有某种值得回味的感叹。”

        如果说记忆是个人的,那么“冷记忆”就是想象的、集体的、文化的记忆,是我们共享的记忆。和这种记忆对应的艺术形式,管策认为一定是一种不完全的、残缺的美,留下足够的空间给想象和反思。举《敲开天堂之门》为例。原文为英文的题目,写在画面的左上角,代表着他的“对久远时间的理性阅读”:依稀可见的山峦和溪流引导我们的眼光来到一个如同神圣之门的开口处。这似乎是具象的。大块的颜料,在构图和形式上却是抽象的,靠着质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岩石和植被,不像传统山水画中那样明确无误,但是在精神和气质上又完全是中国的文人画的:意境清晰,情感和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传统的形式,被管策压缩,重新表达出来,从而让我们不再执着于将具象和抽象清楚地分界。

        《滤镜之下》是另一个将理性和想象的记忆结合起来的绝好的例子。在画面中间是一个长方形,透明但是过滤,似乎在画面上加了一层,而在这长方形下面的画面和没被覆盖的部分形成相映成趣的对比。有了滤镜的画面,是多层次的,在原先的山水画面上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管策这样理解他经常在摄影时使用的滤镜:“滤镜之作用,减少了过去需要形容词叠加后的阅读带来的繁琐想象,而让人可以直接地感受被过滤后的那种简单且直接的氛围。”同样的道理适用于这幅油画:被想象中的滤镜过滤以后,画面变得更加清晰和明快,同时在意义上却变得更为复杂,因为被过滤掉的需要受众来依靠自己的想象填充。这幅画,特别有表现主义的意味,在形式和方法上却又非常地中国。(此部分前言不需要)

        最能表达管策的同情的记忆的,莫过于他的花鸟系列。在北宋花鸟工笔的基础上,管策混进他对传统绘画的“印象”。混合的结果就是画面既是传统的,也是解构的。他的题目更为画面加了一层不确定性。“问则无语”、“想则不通”、“悟则有道”,这些充满禅意的短语和画面既呼应又互相撕扯,只能在观众的见仁见智的想象中达到对我们共享的文化记忆的理解。

        最终,管策还是回到了他的名字的含义上:以管观天,以绘画这样一个小小的缺口来“管窥”到我们无比丰富的传统和现代精神的结合的可能性。

        1. 正在展览
        2. 即将开幕
        3. 已经结束
        名人堂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 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1.340(s)   11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