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展览频道 >> 美术展讯 >> 云南 无声堂画廊
      分享到:

      无声堂画廊•杨卫民花鸟画新作展(第三回)

          (1/10)无声堂画廊•杨卫民花鸟画新作展(第三回)

          (2/10)《丙申之东》 杨卫民 53×50cm 2016年 纸本国画

          (3/10)《朝露》 杨卫民 69×69cm 2016年 纸本国画

          (4/10)《春朝》 杨卫民 42×42cm 2016年 纸本国画

          (5/10)《春朝》 杨卫民 69×69cm 2016年 纸本国画

          (6/10)《翠影》 杨卫民 42×42cm 2016年 纸本国画

          (7/10)《芳影》 杨卫民 42×42cm 2016年 纸本国画

          (8/10)《寒天》 杨卫民 42×42cm 2016年 纸本国画

          (9/10)《清攞》 杨卫民 69×69cm 2016年 纸本国画

          (10/10)《秋风趣》 杨卫民 42×42cm 2016年 纸本国画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无声堂画廊•杨卫民花鸟画新作展(第三回)
          展览时间:2016/12/25~2017/01/15
          展览地点:[云南]-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98号-(无声堂画廊)
          主办单位:无声堂画廊
          参展艺术家:杨卫民

        角度与距离——杨卫民花鸟画新作印象

        朱 平(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委员)

        由于山形地貌和纬度的多种原因,造就了丰富而多样的云南景色,云南也因为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每年都吸引着来自全国的画家到云南采风。而在云南本土的中国画界里,花鸟、山水、人物三科中最强的也当属写意花鸟画,不仅参与的艺术家多,而且脉络清楚、传承有序,在全国的花鸟画界也能自成面貌,产生着积极的学术影响。所以,在云南的学术界也曾一度出现过关于“云南花鸟画”的讨论,有一种要打造地域性画派品牌的感觉,似乎要续写当年云南重彩画派曾经有过的那种辉煌。当然,就当下云南花鸟画创作群体的整体实力以及对云南特有的雨林资源的挖掘和表现而言,云南的花鸟画家们的确有实力去支撑起“云南花鸟画”这一地域性的品牌。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一是“云南花鸟画”的不可替代性是什么?二是如何面对和处理好当下“云南花鸟画”中的同质化现象问题?

        那么什么是“云南花鸟画”的不可替代性呢?是特殊绘画题材的不可替代,还是全景花鸟图式的不可替代?在许多人看来,云南坐拥独特的雨林自然资源,云南的艺术家们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题材优势,再加之云南前辈花鸟画家将山水与花鸟结合起来创设的全景花鸟图式,似乎这就是不可替代性因素。于是乎一批批艺术家手持笔墨涌向雨林深处,不断在前人创设的全景花鸟图式中去发掘那些别人没有画过的新物种、新题材。但近年来我们在各种展览中却发现,由于采用相似的全景花鸟图式去表现相近的雨林绘画题材,“云南花鸟画”中的同质化现象已经开始出现。

        如果我们回到艺术创作的源头来思考,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初衷的是什么?是为表现某一特殊的绘画题材才选择去创作的吗?是不是画了前人没有画过的东西就是原创、首创了呢?如果是这样,那与画珍稀动植物标本在本质上又有何区别?所以,我们说画的好与坏、优与劣,其实并不在于画了一个什么了不得的题材,或是用了什么新颖奇特的图式。而是要在画中见出艺术家真正不可替代的艺术才情、悟性和修养。艺术才情、悟性和修养高的艺术家总是能从最普通的寻常事物中去发现自我与他者的不同,并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与他者保持距离,从而彰显出自我的艺术个性,而不会受到题材和图式的束缚!所以在笔者看来,题材和图式并不是决定艺术作品优劣的最重要的因素,重要的是艺术家要能通过艺术作品去体现出艺术家个体出众的才情、悟性和修养,重要的是艺术家要与他者始终保持着不同的角度与距离。记得晚明陈继儒在题董其昌山水册有云:“文人之画,不在蹊径,而在笔墨”,陈继儒这里所说的蹊径实质上指的就是艺术家要摆脱所谓的外在图式、题材及客观对象形体的束缚与干扰,用笔墨直抒性情;而这里的笔墨也并不是单纯的指人们印象中的笔墨技法,而是说艺术家要能够自由地应用个性化的笔墨语言去抒发个人的真性情,去彰显个人不同于他者的艺术才情、悟性和修养,而不是去沉迷于独辟蹊径的愉悦中。

        俗话说,歌要好听、画要好看,这就是最简单、最直白的评判标准。而永远与他者保持不同的角度与距离,才能于寻常事物中去发现和彰显出艺术家个体出众的艺术才情、悟性和修养。在云南的花鸟画艺术界,杨卫民正是这样一位艺术才情、悟性和修养极高的艺术家。杨卫民作为云南花鸟画界中最具代表性的中青年画家,长期致力于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他的写意花鸟画笔墨精妙、格调高雅、清新脱俗,自成面貌,在全国的各种美展中屡屡获奖!他本次展览的花鸟画新作也正反映出了他与他者始终保持着一种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当大家都涌向雨林深处的时候,他并没有从众,而是自信地回归到了他内心深处最为向往的田园生活,用他的画笔去传达他心中的田园诗意。家乡的田园村寨中那看似普通而寻常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花一叶、一禽一鸟,在他的笔下幻化为一幅幅充满着个性语言的不同寻常的花鸟画作,这反映出了作为一名优秀艺术家极高的才情、悟性和修养。将寻常之物表现得不同寻常而又富有艺术家的个性,同时饱含着田园牧歌般的诗情画意,这正是杨卫民花鸟画新作带给人们的最直观的感受。

        而田园牧歌一直也是杨卫民老师向往的生活方式,这也与他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关。杨卫民老师至今仍然迷恋着田园村寨的生活,这种生活也许是让他感到最舒服的一种生活方式。一有时间他就常常带上画具,约上三五个画友,行走于家乡的山寨村落和田间地头。丰富的田园生活经历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无穷的灵感和鲜活的素材,所以,田野中的那些花鸟草木在他的笔下总是被表现得那么的生动和传神。他的花鸟画有的水墨清丽,有的色墨交融,有的勾勒皴擦,有的没骨晕染,用水和着色尤为独到、恰到好处。他笔下的花鸟,花叶灵动、山石厚重、鸡鸣鸟戏、清新自然,而他画中的家禽或小鸟常常成为田园气息的点睛之笔,传达出了一种浓浓的田园生活气息,令人向往和叹服!

        古人有云:诗言志,画传情。古人写诗不是为写诗而写诗,而是托物咏志;同样,古人作画也不是为画而画,而是借物传情。所以,借物传情也是中国画的一大传统,在杨卫民老师的花鸟画新作中,我们看到了他植入到作品中的那种富有浓浓田园生活气息的真挚情感!每一幅画都宛若一首田园诗,引发了人们对田园牧歌的诗意生活的向往!而对于田园村寨的这种情感,也许正是今天许多在都市生活中的人群愿意去寻找和靠近的一种文化记忆!

        寻常的田野、寻常的生活,却有着不同寻常的诗情画意!而在这诗情画意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艺术家对内心真情实感的一种回归,是艺术家对当下流行图式与成熟风格的出走,是艺术家自信的特立独行,始终保持一种与他者不同的角度与距离,这正是杨卫民老师花鸟画新作的不同寻常之处。

        杨卫民简介

        杨卫民,白族,1962年生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员,云南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云南文史馆研究员,昆明市文史馆员,云南省政协特聘画家。

        曾获全国画展金奖,云南美展一等奖等众多奖项,在马来西亚,法国,上海,昆明,大理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1. 正在展览
        2. 即将开幕
        3. 已经结束
        名人堂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 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11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