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展览频道 >> 美术展讯 >> 四川 两河艺术馆
      分享到:

      “奇韵心蹟”—朱映奇书法作品展

          (1/8)“奇韵心蹟”—朱映奇书法作品展

          (2/8)松涛 朱映奇 139×68cm

          (3/8)观云 朱映奇 139×68cm

          (4/8)不与物违 朱映奇 240×52cm

          (5/8)空山无是非 朱映奇 240×52

          (6/8)听涛 朱映奇 68×68cm

          (7/8)道法自然 朱映奇 68×68cm

          (8/8)自然天成 朱映奇 68×68cm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奇韵心蹟”—朱映奇书法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6/01/06~2016/01/14
          展览地点:[四川]-成都市苏坡东路2号金沙银座1F-(两河艺术馆)
          主办单位:空军成都四站厂 承办:两河木艺 两河艺术馆 协办:雅斐艺术 四川省福宝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 四川巴蜀画派文化产业集团
          参展艺术家:朱映奇

        学术主持:陈荣

        开幕时间:2016-01-09 15:00

        本次展出朱映奇先生近百幅作品,涵盖唐楷、汉隶、魏碑以及行草。朱映奇先生偏爱诗词歌赋及佛禅写意,其作品中不乏独具先生个人特色的写意风格作品,其代表作品有:十二米长卷——《金刚经》全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佛禅大写意、苏轼赤壁赋、李白诗、画中有字的咏梅系列、黄石公素书、文心雕龙、毛泽东诗词、荷塘月色等。

        朱映奇自评

        在我探求艺术的道路上,邵仲节先生引发了我的情趣;刘东父先生夯实了我的基础;游丕承先生让我感受到金石般的气度;李琼久先生让我体味着艺术的生机与激情;李少文先生为我打开了法外之门;唐昌虎先生的书法“心相”说,让我为发自心底的艺术而激动;梁伯言、赵蕴玉、岑学恭、谢季筠、邓岱昆、沈胜双等诸先生所授之技艺丰富了我的眼界。获莫大焉,受益终身。

        观大海感悟前行之苦舟,望高山领略攀岩之艰辛。

        俯瞰大地广袤的沃土,有充盈的养分催其生长,凝视苍穹璀璨之群星,有闪耀的灯塔照亮征程。吾辈甚辛,怎敢怠慢。

        当你把一生交给艺术时,你就得踏踏实实的做一个“苦行僧”。

        从量变到质变是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赏心悦目的过程。

        我常常以学无长进而苦闷,可先生们说:“这便是长进”。于是就期待着这苦闷常有。

        千万不要忽略闲谈、玩耍、甚至是牌局中,人们不经意间所流露出的那点真情,这就是艺术的元素。

        对艺术创作而言,技能缺失便无根基;学识浅薄底气不足;眼界不阔而受制约;觉悟迷茫无法超脱。

        在书法创作中,我曾试图将多种书体揉合在一起而形成所谓自己的面貌,现在看来无非小技而已。记得我一九八九年底在拜访中央美院李少文先生时,他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有追求固然很好,但要顺其自然,归于平淡。痕迹太明显,离艺术就越遥远”、“多看点佛、道、儒的东西有好处。”我想这就是所谓功夫在字外吧。他还说:“大自然养育万物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技艺算什么,人的生存又算什么,但是,能量的采集必须要有大智慧。”于是,我从此在自然中寻觅着这样的大智慧,盼望它能早日降于斯人也。

        “身适忘四肢,心适忘是非,既适又忘适,不知我是谁” 我认为这是古人告诉我们的艺术创作之心境,在这样的状态下一定能出好作品。


        1. 正在展览
        2. 即将开幕
        3. 已经结束
        名人堂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 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5(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