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展览频道 >> 美术展讯 >> 四川 文轩美术馆
      分享到:

      ‘文轩•新象’—天府油画艺术精品邀请展

          (1/14)‘文轩•新象’—天府油画艺术精品邀请展

          (2/14)何多苓 杂花130316 80x100

          (3/14)何工 冈萨雷斯医生的眼科医院 布面油彩 150x180cm 2003

          (4/14)刘栋 肖像-楚桑 布面油画 80X60cm 2014

          (5/14)罗中立 过河 55x39cm 2012

          (6/14)孙晓伟-《某刻》-10x20cm-布面丙烯-2014

          (7/14) 孙晓伟-《某刻》-20x30cm-布面丙烯-2014

          (8/14)孙晓伟-《某刻》-30x25cm-布面丙烯-2014

          (9/14)王小双《曼陀罗4》140x180cm布面丙烯2015

          (10/14)周春芽:《桃花》系列,120×150cm,布面油画,2006

          (11/14)方力钧 《2011-2012》 360×250cm 2011-2012

          (12/14)郭晋 繁星 180x145cm 2013

          (13/14)郭伟 《男孩》 150cmx200cm 2009年

          (14/14)王龙生 小河水 160x130 2012年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文轩•新象’—天府油画艺术精品邀请展
          展览时间:2015/11/07~2015/11/16
          展览地点:[四川]-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新国际会展中心208-1-1-(文轩美术馆)
          主办单位:成都市推广天府画派办公室 承办:文轩美术馆、四川文轩艺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参展艺术家:罗中立 周春芽 方力均 何多苓 高小华 王龙生 郭 伟 郭 晋 罗发辉 何 工 王承云 张奇开 东方腾弘 熊宇 张国忠 唐 雯 华 堤 胡仁樵 刘 勇 周茂东 韩 忠 邱光平 廉学洺 黄明进 徐牧原 姜 勇 吕 华 刘 栋 郑德龙 向东兵 何 俊 常 咒 赵 弥 杨丙亮 徐术珂 刘红丽 吴学均 杨 彬 李金远 何一兵 牟晚秋 钟 纲 杨学宁 唐 骐 张朝晖 曾 朴 吴江涛 邓红梅 郑 越 朱可染 蒋 雨 石连业 范叶丹 江云涛 石高青 王小双 孟雨净 王 硕 陈强戈 曹卫国 张国强 白 云 谭宗斌 乐奇弘 林 泉 唐高明 欧 滨 孙晓伟 余剑锋 李克难 付小明 王甜田 等等

        策 展 人:陈 默

        展览指导:蔡家骏

        学术主持:唐书婷

        开幕时间:11月7日下午15:00

        参展画家:

        罗中立 周春芽 方力均 何多苓 高小华 王龙生 郭 伟 郭 晋 罗发辉 何 工 王承云 张奇开 东方腾弘 熊宇 张国忠 唐 雯 华 堤 胡仁樵 刘 勇 周茂东 韩 忠 邱光平 廉学洺 黄明进 徐牧原 姜 勇 吕 华 刘 栋 郑德龙 向东兵 何 俊 常 咒 赵 弥 杨丙亮 徐术珂 刘红丽 吴学均 杨 彬 李金远 何一兵 牟晚秋 钟 纲 杨学宁 唐 骐 张朝晖 曾 朴 吴江涛 邓红梅 郑 越 朱可染 蒋 雨 石连业 范叶丹 江云涛 石高青 王小双 孟雨净 王 硕 陈强戈 曹卫国 张国强 白 云 谭宗斌 乐奇弘 林 泉 唐高明 欧 滨 孙晓伟 余剑锋 李克难 付小明 王甜田 钟 伟 李丹芩 涂怀孝 林兰翔 孙 华 卢 枣 胡 屹 程 毅 李 帛 杨半浓

        艺术前行 再塑“新象”--陈 默 唐书婷

        在世界文化多元互动的大背景下,交叉、互渗、融合已成必然趋势,文化的地域性也在全球化的诉求中,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客观化的地域性,是全球化的基础,而地域文化的强势,为文化的多元融合创造了先决条件。正所谓,越是地域文化的强势,也就越具有世界性。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提出了“个别性—特殊性—普遍性”的三分辩证法,即艺术家的个体创作方法论组成了一个区域的创作风格与面貌,地方的文化差异多元,又可归纳为在全球化语境中强调的本土文化意识与文化价值,即“特殊性”是“普遍性”的中介。而西南地区的“川军”,就是这样一支至关重要的有着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力量,他们在国内外当代艺术的版图中呈现团队强势,已然成为出众的文化品牌,令业内刮目相看。对其发展史进行梳理研究,并探讨在艺术创作上的新的趋势和新的可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得蜀中者得天下,“川军”占据本土当代艺术的半壁河山并非偶然,丰厚的历史文化传承,优质的艺术生态,人杰地灵,厚德载物,是为基本原因。成都作为“川军”艺术力量的中心,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在几位国内外影响深远的重量级艺术家的带领下,一大批根植于本土的、野生的、独立的、创新的艺术家,抱团取势,集体发力,共同造就了闪亮的“川军”艺术品牌。他们注重基于自省的文化原创精神的储备,注重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视觉图像的扩张释放,借助艺术批评力量、网络经济力量、商业资本力量,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强大的艺术创客团队。他们懂得,只有包容开放的精神才能凝聚力量,只有富饶鲜活的生态才能生长艺术。在他们的影响下,带动并促进了西南多个省市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

        艺术之于当下,如何褪去浮华,持续创新发展?“川军”如何不负众望,再创佳绩?是不能回避的新课题。在本土经济大环境疲软,艺术市场开始走弱的背景下,艺术家需要怎样的定力坚守信念,排除干扰,推陈出新?有道是,守诚不易,开拓弥艰,修心养性,卧薪尝胆。革新与突围是必然的选择,用个性化图像言说诉求,是艺术家的必修课。有责任的艺术,需要面对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生态问题,审视艺术表达与社会受众的互动关系,拒绝庸俗、献媚的不良倾向,回归艺术的本源世界,以务实的态度、开放的视野,汲取来自各方的文化精华,再创艺术之“新象”。所谓“新象”,是指打破固有的艺术模态范式,不断再造自我,锐意出新,努力呈现艺术生态之新、艺术语言之新、艺术图像之新。

        此番由文轩美术馆联合天府画派共同推出的第二届“文轩•新象——天府油画艺术精品邀请展”,旨在对本土当代艺术生态进行再度梳理与阅览,通过80余位艺术家的不同创作面貌,探讨、研究本土当代油画的发展脉络与方向,同时更深层次地寻求具有探索性、实验性、批判性和挑战性的当代艺术图像力量、人文力量。


        1. 正在展览
        2. 即将开幕
        3. 已经结束
        名人堂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 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11 queries